当前位置: 首页 > 资讯中心 > 教学资讯
靖西壮医药学校校长赵妙元建议
发布时间:2024-09-24 15:32:52  浏览次数:

关于传承和发展壮医壮药产业的建议


广西靖西壮医药学校校长  赵妙元


20225月,自治区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广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实施意见》。《意见》明确提出,充分挖掘民族传统医药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大力发展传统医药健康旅游,打造一批壮医壮药、瑶医瑶药知名养生品牌;推动中药炮制及其他传统工艺在现代生活中广泛应用;推动壮药、瑶药进入《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20年以来,针对突发的新冠疫情,国家先后出台中医药防治方案不断建立健全中西医协同处置疫情和救治工作机制,有效降低了转重率、病亡率和发病率,中医药文化在新冠病毒的预防、治疗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国际影响很大,而作为中医文化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靖西壮医壮药,也在其中发挥功不可没的作用。但由于历史的原因,传统壮医、壮药的传承与发展面临许多困难和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认识不深,重视不够。当前,人们对传统壮医、壮药防治疾病作用知之甚少,对学术价值了解不够,当国际上提出回归自然重视传统医学的时候,有人反而妄自菲薄,轻视祖国的传统医学。由于认识不深,对传统壮医壮药重视不够,导致国家出台的有关壮医壮药扶持和发展民族医药的政策落实不到位。
传统壮医、壮药队伍后继乏人。随着一些名老壮医相继离世,青年壮医接受的大多是中医理论和西医知识教育,受现代医学影响较大,更多地采用西药和中成药治病。加上传统壮医执业证书难考职称难评经济收入和社会影响,因而学壮医的青年人越来越少传统壮医队伍处于青黄不接后继乏人的境况。
缺乏总体规划和具体措施。由于缺乏政府推动,长期以来,由于人们对传统壮医壮药认识不够,没有把传承与发展传统壮医壮药作为健康中国战略和大健康产业发展重要内容,缺乏总体规划具体可行对策和措施,传统壮医壮药已处于濒临灭绝的危险境地。壮族医药文化遗产仍有很多散落在民间,服务机构和服务网络建设发展滞后,造成壮族医药供应渠道不畅通,壮族医院少,专科门诊不多,很少有人在医院使用壮药进行治疗,壮医药特色疗法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强调,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健全公共卫生体系,加强重大疫情防控救治体系和应急能力建设,有效遏制重大传染性疾病传播。当前,面对常态化疫情防控我们更要传承和发展传统壮医壮药

图片


建议如下
一、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一是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发展民族医药事业的政策,要充分认识到传统壮医、壮药和中医药一样,也是祖国传统医药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瑰宝。二是要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考虑到壮族同胞大多居住在山区,比较分散,经济条件较差,普遍存在看病贵、看病难的现象,只有大力发展壮医、壮药才能解决山区农村缺医少药的问题
二、搞好规划建设,加强政策扶持一是政府要制定一个民族传统医药传承和发展的长远规划,将壮药的种植、研究、开发与人才培养、特色医院门诊等进行全面规划将传统壮医、壮药的传承和发展列入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之中。二是进一步贯彻落实国家、自治区关于完善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政策和机制尽快制定壮族医药保护条例等地方性条例法规,把发展传统壮医、壮药列入民族卫生事业规划和初级卫生保健建设中,并将此作为落实民族政策的措施制订和实施壮族民间医生执业准入制度,允许他们在规定的执业范围和执业地点执业行医。传统壮医、壮药列为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组成部分出台使用传统壮医、壮药诊疗疾病提高报销比例的惠民政策,努力让广大群众在得到优质服务的同时,减轻医药负担、享受医改成果。
三、加大挖掘抢救开发传统壮医壮药的力度。一是有序地恢复中国·靖西端午药市,通过已有千年历史端午药市的魅力,进一步提高这一纯民间民俗元素的节庆活动知名度,使中医药壮医药文化得到有效保护、传承和可持续发展。二是建议由政府出面推动国际性的中医药论坛永久落户靖西。3年多来,面对来势汹汹的新冠疫情,越南和东盟国家十分重视中医药对新冠的预防和治疗作用,壮医壮药的发展前景也十分看好,我们要充分抓住靖西作为广西百色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引领区的大好机遇,把中医药和壮医壮药产业作为我国与越南、以及和东盟国家开发合作的重要内容,有效地推动国际性的中医药论坛永久落户靖西。在中国与东盟各国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大背景下,共同携手,深化交流合作,进一步完善中国—东盟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合作机制,积极探寻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合作发展新模式、新路径、新方法,助推中国与东盟各国传统医药健康旅游共同发展。


保存图片,微信识别二维码

微信号:13471656588

(点击微信号复制,添加好友)

  打开微信